「大招」中的閃退回殺法 ——《辛酉刀法》詳解(4)

「大招」的特色

        從《辛酉刀法》中,我們發現「大招」只有從右上往左下劈的走勢,而沒有左上往右下的打法。為甚麼呢?

        也許,這一方面是受到軍中俞大猷系統訓練的影響,以棍為基礎來修習各種兵器而造成的習慣;另一方面,也因為反方向劈殺後,兩臂為交叉狀,感覺上會有點彆扭,後續動作會較不順暢。

「丁字回殺」與「閃退回殺」

        「丁字回殺」是旋轉揮擊,而「閃退回殺」是先退再進,這兩個都是以退為進的動作,但最終都是接「大招」的殺法。

        然而「丁字回殺」在背轉之際,只要對方作挑劍、回砍的動作,自己既看不見也防不了,其實是十分危險的。這招的用法,在面對大槍時可以前一刀掠開對手槍尖,再翻身躍入對方槍內劈殺;或詐敗後突然回身,以殺對方措手不及。

        而「閃退回殺」才是對敵之際較合適的反擊法,透過兩腿的一進一退,對空間及攻擊範圍的掌握,以達到打對方「舊力已過,新生未生」的時機。

提留:「殘心」

        「提留」一詞始見於程沖斗的《單刀法選》,是日系刀法中「殘心」之意譯。在此假借來詮釋「持劍進坐」一勢,是讓習者在刀路舞完之後、準備收刀之前,保持對敵的心態,不能鬆懈,隨時準備好繼續作戰。

        而「拭劍伺賊」是將刀交接後,準備收刀前的一個動作,類似日系刀法中的「血振」。「血振」的目的是把沾在刀刃上的血水揮出,而不同的血振動作,亦能顯示出自己所屬的門派。

        在「拭劍伺賊」一勢上,能否顯示門派姑且不論,但「拭劍」一語,已經指出與「血振」的目的一致,是要清理刀刃。但與此同時,拭劍之際仍帶有警戒、防禦的意識,隨時可以出刀再戰,這便是「伺賊」之意。

持劍進坐勢:仍轉身,作持劍進坐勢。 ——《武藝諸譜》

拭劍伺賊勢:即作拭劍伺賊勢。 ——《武藝諸譜》

閃退回殺法

        「閃劍退坐」便是在準備收刀之際,突然察覺異樣,即接退閃並同時再接刀,便備再進步攻擊。「閃退」的特色,在於前腳向後一步,讓對方兵器在身前剛剛落空之餘,後腿如同彈簧一樣,便隨即向前彈回進擊。

        而在實際操作上,這動作不必一定接續於「拭劍伺賊」之後,只要在需要退閃之際,將身向後一抽,再借勢向前彈出劈殺亦可。

閃劍退坐勢:還退一步,作閃劍退坐勢。起立,更進一足,為進前剎賊勢一擊。 ——《武藝諸譜》


Note: This series was written by master Wei Shuang Ling (韋雙翎), who has kindly permitted his works to be freely shared as long as credit is given and links to the original articles are provided. Unfortunately, his old blog went defunct and he has not reupload his articles elsewhere, so I can only link to his YouTube channel instead.

Other articles in this series include:

「大招」中的閃退回殺法 ——《辛酉刀法》詳解(4)

Random Quotes & Trivia

GREAT MING MILITARY © , All Rights Reserved. BLOG DESIGN BY Sadaf F K.